媒体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新闻 > 正文
济南时报:攀登技术高峰 探秘眼底世界
2019-11-20 来源:

  眼睛是人类最珍贵的器官之一,眼底分布着血管、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玻璃体、黄斑,它们的病变被统称为眼底病。眼底病严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
  近年来,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二院)眼底病科在院党委的领导下,以党建为引领,以先进的技术、强大的专家团队、尖端的仪器设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后盾,发展迅速。每年完成近3000台眼底病手术,位居全省前列,其中50%左右属于疑难复杂眼底病,病房床位始终满负荷运转,病人来自全国各地,数不清的锦旗和感谢信纷至沓来。
先进技术挽救20年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视力
  作为山东省糖尿病眼病防治中心,该科室所有手术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占比最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为非增殖期、增殖期。到了晚期,则会发展到玻璃体严重出血、视网膜脱落,甚至失明。
  64岁的张先生已患糖尿病20多年,因视力严重下降,到二院眼底病科就诊。检查发现,他同时患有重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为此,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张同河为其进行了玻璃体切割手术以及抗新生血管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张先生的视力明显回升。
  “其实很多糖尿病导致的眼底病变完全是可以预防的,一旦发现患有糖尿病,应立即进行一次眼底检查,这需要眼底病医生详细地散瞳检查。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眼底照相或眼底荧光造影,以明确病情,确定是否需要眼底激光治疗。”张同河建议说。
  据了解,该科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手术治疗各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轻重硅油注入术治疗复杂眼底疾病、各期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联合手术及微创玻璃体手术等高端手术,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联合使用抗新生血管药物,大大降低了术中和术后出血概率,手术效果更有保障。
女孩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六次,手术成功复位
  “视网膜脱离是可致盲的复杂眼底疾病,如果没有及时有效治疗,整个视网膜就会全脱离,导致视力遭受永久性损害,甚至失明。”张同河表示。
  由于病情千变万化,不同患者视网膜脱离的时间、范围、裂孔的多少、位置、增殖程度不同,手术方式多样,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失败是临床上经常发生的难题。手术失败后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更是眼底病领域最复杂的手术之一,即便是经验丰富的专家也会感觉棘手。
  27岁的济南市民李女士因患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曾先后在其他医院进行了六次复位手术,效果都不理想,看东西一直不清楚。不久前来到二院眼底病科,张同河带领专家团队为其详细制定了手术方案,找到视网膜上隐藏裂孔,成功将视网膜复位。
  该科每年都要完成六七百例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其中手术复位失败后到该院寻求修复的患者常有发生。凭借大量手术积累的实践经验,该院眼底病科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手术成功率。
填补专业领域空白,多次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黄斑区作为视力的关键区域,病变后会导致视力显著下降。“黄斑病变手术近十几年来才逐渐兴起,它阻止了病人视力的逐渐下降,改善了视觉质量。我们医院是国内最先开展此类手术的医院之一。”张同河表示。
  单台黄斑手术时间不长,但必须精准细致。如黄斑裂孔内界膜撕除术,需要在眼睛内将厚度仅有数微米且与视网膜紧密粘连的内界膜完整剥除,稍有差池就会对视力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强大的专家团队是手术成功的基础保障,尖端诊疗设备则如虎添翼。二院眼底病科拥有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4名,博士5名,硕士3名。配有国际先进的诊疗设备,如美国爱尔康constellation玻切超乳一体机、美国博士伦stellaris玻切超乳一体机、科林激光仪、海德堡眼底造影仪、欧堡全景200眼底照相机、蔡司眼底照相仪、法国光太多波长激光治疗仪等。
  近年来,二院眼底病科先后开展了中浆的光动力激光(PDT)治疗、息肉样脉络膜病变的PDT激光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黄斑水肿的抗新生血管玻璃体腔内注药等技术,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科室主导的《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新技术诊断与治疗临床研究》《老年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的探讨和新技术治疗的临床研究》,利用ICGA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进行分型定位,指导激光治疗,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分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通讯员于娜 新时报记者孙镇镇 本文刊登于2019年10月25日《济南时报》第8版)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济南市经一路148号

邮编:250000

0531-87937581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济南市眼科医院 鲁ICP备160100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