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眼科 滕克禹
白塞病是一种以复发性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也可累及关节、消化道、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器官,血管炎为其病理基础的慢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20~35岁。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血管受累预后差。眼炎具有反复发作频繁、受累组织广泛、治疗困难、甚至失明等特点,成为该病患者和医师关注的焦点。白塞病性葡萄膜炎是我国最常见、治疗最为棘手的葡萄膜炎类型之一。
白塞病在祖国医学中多属狐惑病范畴。认为其发病与嗜食辛辣肥甘、感受湿热外邪、情绪不遂、妇女月经周期、产后郁热、劳倦过度等因素有关。其病机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加之过食膏粱厚味、辛辣肥甘、醇酒滋腻,或五志过极,肝郁化火,或肝脾不调,导致湿热蕴结,伏藏于内,遇外感湿热之邪,内外合邪,湿热蕴毒,郁滞血脉,湿热毒瘀上蒸下注于诸窍而发病。本病早期多以邪实为主,治以清热除湿,泻火解毒;中晚期多见脾虚失运,或阴虚内热,湿热留结等虚实夹杂证候,治应攻补兼施,扶正祛邪。脾胃积热者清热除湿,泻火解毒;肝脾湿热者清肝利湿,泻火解毒;脾虚湿蕴者益气健脾,清热除湿;阴虚内热者滋补肝肾,清热解毒;痰瘀互结者化痰消瘀,清解瘀毒;脾肾阳虚者温阳散寒。
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生素不可滥用;病情易反复,患者应树立信心战胜疾病;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否则将导致病情更复杂,自作主张将以失明告终;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动火食物;核桃、土豆、西红柿、巧克力等可能导致复发。(本文刊登于2019年3月21日《当代健康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