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稳步推进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要求,作为一个有着近百年发展历史的名院,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充分挖掘和传承百年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坚持秉承“发展医学科技,保障视力健康,服务社会民生”的宗旨,以“干”字当头,以“提升水平和造福百姓”为目标,以义不容辞的姿态践行着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
“北川光明行”传递鲁川情
5月9日,在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的病房里,一位82岁的大娘紧紧握着医生的手,诉说着重见光明的喜悦与感激。大娘姓郭,患有白内障已十多年,因为家庭贫困、年事已高等原因,迟迟没有手术。2018年5月8日,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北川光明行”医疗服务队的眼科专家来到北川,为她免费实施了白内障手术。当眼科专家为她揭开纱布时,大娘激动地说:“太清楚了,太清楚了,我终于又能看见亲人了,太感谢山东济南的医生了!”70多岁的五保户贾大爷是位患有白内障的孤寡老人,由于行动不便,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北川光明行”的志愿者亲自上门为老人进行眼科检查,并把老人接到医院悉心照顾,为他实施了复明手术,让老人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作为医疗战线上的一份子,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身先士卒,先后派出三批业务骨干奔赴灾区进行伤员救治,全院职工也是纷纷捐款捐物支援前方,“特殊党费、团费、工会费”汇成涓涓细流,把爱心和力量送达灾区,支援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10年的守助相望,在“5·12”汶川大地震10周年之际,济南市二院再次发起“北川光明行”志愿公益行动,在为期7天的志愿公益行动中,医疗服务队深入北川5个乡镇,为1000余名群众进行了白内障义诊筛查,筛查出符合白内障手术指征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为北川人民特别是为北川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老人送去了“光明”,获得了社会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一句承诺牵起11年“医患情缘”
“闺女,真是不好意思,又让你跑一趟,老给你添麻烦!”“阿姨,跟您说过多少次啦,别这么客气,不是早就说好来看您的嘛!”说话的是77岁的孤寡老人陈大娘和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表疾病科医生党惠。
11年前,党惠在“眼博士公益电话门诊”值班期间,接到了一个咨询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位患有眼疾的老人,眼睛不舒服却因为行动不便、无儿无女而无法到医院就医,党惠在电话里详细解答了老人的疑问后,却又担心老人的症状,坚持挺着6个月的身孕下班后亲自到老人家,看望老人的身体。在亲自为老人诊治后,党惠给老人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并承诺一定会定期来看望老人。这句承诺,党惠默默地坚守了11年。
投身公益事业 践行社会责任
长期以来,济南市二院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民生为上”的职业追求,参与了多项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公益事件。“抗震救灾、援非援藏、抗击非典”、“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萤火虫儿童关爱行动”……无不体现着二院人的真诚和付出,被病患亲切地称为“再造光明的人”。
近年来,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在服务社会、服务患者的征程中再次重拳出击,倾力打造了以“全省第一个眼博士公益服务品牌”为代表的志愿公益项目,涵盖了“眼博士公益电话门诊”、“眼博士大课堂”、“眼博士眼病咨询群”、“眼博士直通车”、“眼博士志愿服务队”5个子项目。该品牌立足“服务民生、奉献社会”的职能,以“巩固发展、深入持久、规范管理”为原则,不断加强和完善志愿者队伍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了眼病咨询、眼科义诊、扶危济困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为倡扬健康向上、文明融洽的医患关系,营造和谐的就医环境作出了贡献。品牌子项目先后被评为济南市志愿服务工作优秀项目奖、济南市优秀志愿服务集体,并被省委宣传部、组织部、文明办、团省委等九大部门联合表彰为“山东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本报记者 杜晓琳 通讯员 于娜 本文刊登于2018年11月8日《山东工人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