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一个夜晚,女大学生张姝(化名)因为突然眼睛剧烈疼痛,在同学搀扶下赶往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求医。眼表疾病科主任王旭为其诊查后,确诊患者是圆锥角膜急性期,便立刻安排她住院治疗。在控制住感染之后,为女大学生张姝进行了角膜移植手术,挽救了她的视力。在手术后一年,她的病眼视力恢复到了1.0。为了表达感谢之情,张姝还专门在圣诞节送来平安果,感谢王旭主任。
视力下降没有当回事 眼睛剧烈疼痛来就诊 深冬的一个夜晚,忙碌了一天的王旭主任在安排好门诊和病房的患者之后,看了看手表,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还没有来得及吃晚饭的他正准备下班回家,突然听到门诊楼门口有患者大声呼救——“医生,救命啊!疼死我了!”
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20岁左右的姑娘,捂住自己的右眼,脸上表情极其痛苦,呻吟不已。因为疼痛太剧烈,姑娘张姝(化名)是被其他同学搀扶着来医院求诊的。一位同学跑去门诊挂号,一位同学搀扶着她一步步挪到门诊。姑娘自述,前一段时间就出现视力严重下降的情况,自己没有当回事,今天突然剧烈疼痛,无法忍受,才到医院求助。
“不要着急,坐下,我仔细看看。”王旭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姑娘有可能就是圆锥角膜急性发作,经过检查,验证了王主任的判断。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消炎保守治疗。“首先要消炎,止痛,让患者舒服一下。”王旭主任在制定了一系列治疗方案之后,安顿好患者才推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路上,夜色阑珊,王旭却在不停思考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经过一周的消炎保守治疗,姑娘的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王旭主任果断对张姝进行了角膜移植手术,手术非常成功,视力保住了。
“住院第一天,姑娘的视力几乎为零,即:手动视力。只能看到手在她面前晃动,看不到任何物品。手术之后,视力立刻恢复到了0.6,手术之后一年恢复到了1.0。右眼保住了,姑娘特别高兴,在圣诞节专门送来平安果,表达内心的喜悦。”王旭主任说,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他,那一天,也由衷地为姑娘高兴,把平安果发了朋友圈。
圆锥角膜不可忽视 急性发作可致盲
王主任介绍说,圆锥角膜是一种致盲的疾病,不能忽视。这种疾病在最初的时候,会出现高度近视、角膜逐渐变薄,急性发作期伴有视力下降。提醒大家注意,这个疾病的特点是双眼先后发作,一个眼一般处于临床前期的时候,另外一个眼睛已经是急性发作期了。双眼先后发作。根据不同的发病情况,医生会选择对患者做不同的治疗方法。
为了患者的安全,同时眼睛伴有感染的,建议手术之后两周再出院。一般情况,是7—10天就可以出院了。
对于这种疾病,一般情况下,常规随访两年,第一年的时候,每个月复查一次,第二年是半年复查一次。两年之后,很少有患者再来复查的,一般可以视为临床治愈。
“有患者20年都没有复发,治愈的成功率非常高。”王旭说,得了眼病第一时间求助正规医院眼科医生是正确的选择,千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相信偏方,一旦耽误了病情,眼睛就会发生不可逆损害。
王主任介绍说,中国在2002年有一项调查,每年有400万例因为角膜疾病致盲的病人。但是每年只有5000例病人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恢复视力,而且,因为角膜疾病致盲的患者数量还仍然以每年10万例的数量递增,不容忽视。
提到角膜移植,很多人会有恐惧心理。王主任介绍说,角膜移植手术,是应用正常的角膜替代病变的角膜。角膜没有血管、淋巴管,在器官组织移植手术中属于低风险、成功率最高的手术。在市二院,角膜移植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光学性角膜移植手术,成功率95%以上;如果是治疗性的角膜移植手术,可以保护眼睛,结束痛苦,达到90%。
据了解,该院已经做了超过3000例角膜移植,为患者挽救了视力。“去年我做了160例角膜移植手术,都成功了,患者满意,恢复健康,我内心就满足了。”王旭主任表示,为了让广大角膜疾病患者不再致盲,希望在报纸上广而告之,让越来越多的市民警惕这种眼科疾病。
专家介绍
王旭: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眼科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眼表疾病科主任,眼库主任,泰山医学院眼视光临床学院副院长,济南市青年学术带头人,山东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眼科激光分会委员,济南市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从事眼科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二十余年,具有较高的角膜移植和白内障手术技巧,对各种常见和复杂的眼表疾病的诊治经验丰富,较早地在国内完成了眼角膜内皮细胞的基因转移技术研究。具有系统的眼科实验室技术培训经验,精通细胞培养、病毒分离和扩增、免疫组化、基因转移、电子显?⒕岛兔庖哂庀晕⒕档仁笛槭壹际酢?014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眼科中心研修角膜移植专业。独立完成科研课题7项,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山东省医学科技三等奖二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创新奖二等奖一项、济南市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三项,在专业期刊发表41篇,SCI收录文章三篇,参与编写和编译专著四部。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