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0岁的李奶奶将一封用毛笔书写在大红纸上的感谢信送到了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人员手中。
“你们高尚的医德深留在我的心中。愿医患之间那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精神风貌永驻人间……”刘奶奶在信中这样写道。那么,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这些老人如此心怀感动呢?
李奶奶家住济南市槐荫区,平日身体很好。去年10月底,李奶奶的眼睛突然发红、胀痛,看不清东西,而且还出现了头疼、恶心、呕吐的症状。家人立即将她送往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接诊的是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刘伟,刘伟听了老人的描述后,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双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而且右眼为急性发作期,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也是因为眼压高造成的,必须尽快手术。
诊断明确后,刘伟第一时间为老人协调了病床、安排住院。在完善必要的检查后,刘伟为老人实施了右眼小梁切除术。手术后,李奶奶的症状渐渐缓解,右眼的视力从0.1提高到了0.6。情况稳定后,刘伟还为尚处于临床前期的左眼进行了预防性治疗,眼睛渐渐康复,老人也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笑容。
在住院的十几天里,让老人感动的不仅是医生精湛的医术、敬业的精神,还有医护人员们待病人如亲人的“医患亲情”。正如老人在信中所写的:“眼三科的每一个大夫也都很敬业,很关心我们,每天都会来询问情况,耐心细致地讲解、检查,态度好得不得了,让我们很感动……”
“不似亲人胜似亲人,老人这样的评价就是对医务工作者们最高的奖赏。”看到感谢信,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一位护士说。(本文刊于人口健康报2017年1月16日基层版 记者:耿强 宋吉男 通讯员: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