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纸,毛笔字”近日,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济南眼科医院)收到了一封很大很大的感谢信,信是用毛笔写在一张大红纸上的。现在人们都比较流行送锦旗,这样朴实而又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已经很少见了,随信竟然还附带了图钉和胶水,足以见得送信人满满的诚意。而这封信的书写者就是曾在医院眼三科住院的李奶奶,今年已经60岁的她,这次是专程来感谢为她治疗眼疾的医护人员的。
事件回顾:急性发作青光眼 诊断住院手术有条不紊 家住槐荫区的李奶奶,平日里身体一直很健康,没想到有一天,李奶奶的眼睛突然发红、胀痛,看不清东西,而且还出现了头疼、恶心、呕吐的症状。一家人见状,立即将老人送到医院就诊。接诊的正是眼科副主任医师刘伟,经验丰富的刘主任听了老人的描述后,初步诊断为青光眼,随后经过一系列检查,最终明确诊断为双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而且当时李奶奶的右眼为急性发作期,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也是因为眼压高造成的。
诊断明确后,刘主任为老人和家属详细介绍了病情,并告之李奶奶需要尽快手术。由于医院床位比较紧张,刘主任第一时间为老人协调了病床,安排了住院。在完善必要的检查后,亲自为老人实施了右眼小梁切除术。手术后,李奶奶的症状渐渐缓解,右眼的视力也提高到了0.6。术眼情况稳定后,刘主任还为李奶奶尚处于临床前期的左眼进行了预防性治疗,不再痛苦的老人恢复了往日的笑容,一家人欣喜若狂。
袒露心扉:精湛医术 敬业精神 医患亲情常在
在住院的十几天里,让老人感动的不仅是医生精湛的医术、敬业的精神,还有医护人员们待病人如亲人的“医患亲情”。
“刘主任的医术非常棒,手术后我的视力很快就提高了,症状也都消失了。”住院期间,李奶奶逢人便要夸一夸科室的医护人员,眼三科的每一个大夫也都很敬业,很关心我们病人。陶大夫、晓兰大夫,每天都会来询问病人的情况,耐心细致地讲解、检查。“我们病房里这些病友们都很感动,这样好的大夫们去哪里找啊!”正如老人在信中所写,“虽然只有短暂的十几天,但你们高尚的医德却深留在我的心中。愿医患之间那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精神风貌永驻人间。”不似亲人胜似亲人,老人这样的评价就是对医务工作者们最高的奖赏。
红纸黑字,亲笔书写,这些看似已经不再流行的表述方式,字里行间却已将患者对医护人员浓浓感谢表述的淋漓尽致。也正是有如此和谐的医患关系,才会使更多的医护人员愿意值守再守护健康的一线上。(本文刊发于2016年12月7日都市女报健康资讯专版 记者:孙墨琦 通讯员: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