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哒……”病房走廊远处传来了夹杂着拐杖的脚步声。不一会,一位身形瘦小,满头白发的老人出现在我眼前。

护士长与老人亲切交谈
“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我上前询问。“你好,我是来办理住院的。”老人家语气有些悲伤,氛围沉重。我赶忙回应:“好的,奶奶!请问您有家属一起来吗?”老奶奶叹了一口气回答到:“儿子儿媳上班不好请假,老伴还得在家接送小孙子上学,所以今天就我自己过来的。”“没关系的奶奶,您来到眼四科,就把我们当作你的家人吧,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随时都可以找我们。”我亲切的说,随即我给于奶奶快速地办理了入院手续,并陪同老奶奶做眼部检查。
我细心地陪同老人家做完检查,搀扶着老人家走到病床前:“您先躺在床上歇会,等会儿会有专门的大夫过来看您的……”“护士,我有点事情想咨询你一下。”老人家的语气犹犹豫豫,好像有点欲言又止,我鼓励老奶奶放松心情,来到眼四科,我们会尽最大能力帮您解决眼睛的问题。“我的眼睛最近模糊的越来越厉害了,在家里还经常摔倒。”一句话道出了老人的无奈!“我的眼睛还能治好吗?我听说这边治疗白内障效果很好,所以特意从老家赶过来的,我年纪大了,家里也没啥钱,不想以后看不见,拖累儿子。”老奶奶的话语里满是忧愁,眼睛健康情况不容乐观。

护士长安抚老人
“于奶奶,您放心,我们医生会根据您的情况给出最好的治疗方案,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一定可以治好您的病,您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休息,好好配合治疗,你儿女不在身边,您就把我们当成您的亲人,我们会时刻陪在您身边的”我轻声的安慰着老人家。
中午交接班时,我推开病房门,轻声问道:“于奶奶,到饭点啦,您有没有吃饭呀?”于奶奶缓缓转过头,思索片刻,轻声回答:“哦,还没有吃呢。奶奶不会用智能手机,买不了东西,我把早上剩的再热热就行,我也不饿,哎,儿子现在一天到晚忙工作,也没空管我了。”说着于奶奶叹了口气。
听到这里,我心里一阵酸楚,连忙安慰道:“奶奶,您先别愁,并不是您的儿子不想来,他也是忙于工作。您看,早上我特意陪您做检查,眼药水也由我们来为您点,您就安下心来,好好配合治疗。吃饭的事我给您叫外卖,送到您病房。”我拿出手机打开了外卖页面递给老奶奶,“奶奶您看看,想吃什么,这上面都有。”
于奶奶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轻声说道:“孩子,多亏了你们,陪我检查,帮我点眼药水,现在连饭也要帮我送,真的谢谢你们了。”我笑着回应:“奶奶,这是应该的。您放宽心,配合我们做好术前护理。有什么需要就随时叫我们,来了医院,您就把我们当自家人,保证随叫随到。”于奶奶听了,笑得很开心,说:“孩子,你要是有空,教教奶奶怎么用手机呗,我还不会用微信呢。” “没问题!您想学,我肯定教。”我打开于奶奶的手机,给她下载了微信,教她用手机微信与儿子聊天,交给她用手机看新闻,我还主动加了于奶奶的微信,告诉于奶奶,有任何事情都可以微信联系我,于奶奶激动地说:“谢谢你啦,小刘护士,真帮我解决大问题了,我腿脚不方便,这下我不用出门也可以在网上买东西了。”我笑着回应:“奶奶,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饭后您可以晒晒太阳,暖暖的很舒服。我有空也陪您聊天,给您解闷。”

护士长为老人清理眼周
紧接着第二天,于奶奶便顺利的完成了手术。术后的第二天王晶主任为于奶奶轻轻解开纱布:“老人家,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舒服。”老奶奶睁开眼的一瞬间激动的握着手说:“太好啦,看的太清楚啦!我没有什么不舒服,我现在感觉非常好,看东西很清晰,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你们对我照顾的太周到了,谢谢你们啊,”“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有什么需要您随时告诉我们,一会吃完饭就可以回家了,我再帮您买次饭菜,术后饮食很重要,您要吃点清淡易消化的,利于恢复,吃完饭后我再帮您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时,于奶奶特意叫住了我,紧紧握着我的手,眼里满是感激。她笑着说:“谢谢你啊,小刘护士,这几天多亏了你的照顾,我这眼睛也能看得更清楚了,能多看看我孙子、多和我儿子说说话,心里真是高兴。”我赶紧摆摆手,笑着说:“奶奶,您太客气啦!能看到您开心,我们也特别有干劲儿。您的满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护士为老人讲解如何用药
看着于奶奶精神抖擞的样子,我心里也暖暖的。希望于奶奶回家后能一直健健康康的,和家人开开心心地过日子!
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那些需要关怀的人。作为医护人员,我们不仅要治愈患者的身体,更要用心去温暖他们的心灵。于奶奶的故事让我更加坚信,优质的护理不仅仅是技术的体现,更是爱与关怀的传递,我们不仅是治疗者,更是陪伴者和支持者。让我们放慢步伐,用真诚去倾听,去帮助每一位患者,让他们在病痛中感受到温暖与希望。用专业和爱心,为他们点亮一盏灯,照亮他们康复的路。(眼四科 刘燕)
讲述者简介:
刘 燕:
济南市眼科医院(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四科(白内障一科)护士长,本科学历,毕业于山东大学。现担任山东省首届个案管理委员会委员、济南市护理学会第二届循证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济南市护理学会护患安全委员会青年委员。先后发表国家级期刊论文共5篇。
从事护理工作近22年,有13年的护士长管理经验。曾获评医院“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济南市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突出个人”“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