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公益 > 科普知识 > 正文
二院专家谈眼病|【世界青光眼周】糖尿病相关性青光眼的预防措施
2025-03-14 来源: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3月9日-15日,是第18个“世界青光眼周”,济南市眼科医院(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推出系列专题科普文章,介绍相关知识,提升社会公众对青光眼的认识与防治水平。市眼科医院(市二院)眼三科(青光眼专业)主治医师刘翠娟今天为大家讲解有关糖尿病相关性青光眼的预防措施。

图片

糖尿病引起的青光眼(尤其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密切相关,预防的关键在于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同时密切监测眼部健康。

一、严格控制糖尿病

1. 血糖管理

- 目标: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 mmol/L,餐后血糖 ≤10.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

- 方法:遵医嘱用药(如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规律监测血糖、合理饮食(低升糖指数食物)和适度运动(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

2. 控制血压和血脂

- 血压目标:<130/80 mmHg(高血压会加速视网膜病变)。

- 血脂目标:LDL-C<2.6 mmol/L(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管炎症风险)。

二、定期眼科检查

1. 检查频率

- 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1次散瞳眼底检查(无病变者);

- 若已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每3-6个月复查;

- 若合并眼压升高或视神经异常,需增加眼压和视野检查。

2.重点监测项目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早期发现视网膜缺血或新生血管;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评估黄斑和视神经纤维层厚度;

- 眼压测量:警惕眼压>21 mmHg或短期内快速升高。

图片

三、预防青光眼发展的针对性措施

1. 治疗视网膜缺血

- 若发现视网膜新生血管或广泛缺血,需及时进行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如全视网膜光凝术),减少促血管生成因子(如VEGF)释放,从而降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风险。

2. 抗VEGF治疗

- 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如雷珠单抗)可抑制异常血管增生,延缓病变进展。

3. 控制眼压

- 即使无症状,糖尿病患者也应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可能诱发青光眼);

- 若眼压升高,可局部使用降眼压药物(如前列腺素类滴眼液)。

四、早期干预与治疗

- 若出现视力模糊、眼胀头痛、虹视(看灯光有彩虹光圈),需立即就医;

- 确诊青光眼后,需联合降眼压药物、激光(如小梁成形术)或手术(如引流阀植入)治疗,以保留剩余视功能。

糖尿病相关青光眼的预防核心是 “控糖+控血管+早筛”。通过多学科协作(内分泌科与眼科),严格控制代谢指标,定期监测眼底和眼压,可显著降低发病风险。已出现视网膜病变者需积极治疗,避免进展至不可逆阶段。

专家简介:

刘翠娟:

济南市眼科医院(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三科(青光眼专业)主治医师,青岛大学眼科学硕士,对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如青光眼、白内障、眼底病等疾病的诊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各种类型青光眼的诊断及治疗。社会兼职:山东省医学会职业病临床分会青年学组委员,济南医学会单病种质量管理委员会委员,济南市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济南市经一路148号

邮编:250000

0531-87937581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济南市眼科医院 鲁ICP备160100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