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公益 > 科普知识 > 正文
虹膜睫状体炎
2019-11-21 来源:

虹膜睫状体炎又名前葡萄膜炎,由于虹膜和睫状体的血液供给同为虹膜大环,故二者经常同时发炎,临床上单独的虹膜炎或睫状体炎是很少见的。

一、病因

其病因可将其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前者包括细菌、真菌、螺旋体、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感染;后者包括特发性、自身免疫类、风湿性疾病、创伤性、伪装综合征等。

二、临床表现

患者感到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眼部检查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房水混浊、角膜后有沉着物,甚则前房纤维渗出或前房积脓。

虹膜肿胀,纹理不清,瞳孔后粘连。病情迁延或反复发作。对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必须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当炎症反复发作或转为慢性后,可出现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低眼压性眼球萎缩等并发症。

三、病理分类

可分为肉芽肿性和非肉芽肿性葡萄膜炎。

四、治疗方法

1.、扩瞳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治疗首先应立即扩瞳,其目的在于:防治和拉开虹膜后粘连,解除睫状肌、瞳孔括约肌的痉挛,以减轻充血、水肿及疼痛,避免并发症,促进炎症恢复。常用有阿托品眼膏、托比卡胺滴眼液以及球结膜下注射散瞳剂。

2、糖皮质激素滴眼液

常用的制剂有醋酸氢化可的松(0.2%、0.25%)、醋酸氟美松龙(0.1%)、醋酸泼尼松龙(0.12%、0.125%、0.5%、1%)和地塞米松磷酸盐(0.1%)悬液或溶液。根据炎症情况决定点眼次数。对严重的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可给予地塞米松2.5mg 球结膜下注射。

3、非甾体消炎药

非甾体消炎药主要通过阻断前列腺素、白三烯等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而发挥其抗炎作用。可给予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普拉洛芬等滴眼液点眼治疗,每日3-8次。一般不需用口服治疗。

4、其它治疗

抗病毒滴眼液对于治疗单胞病毒和带状孢疹病毒引起的虹膜睫状体炎有辅助作用。另外还可以应用疏风清热、凉血解毒等中药治疗。

五、注意事项

1、如发现眼红、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应到眼科作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2、一旦诊断为虹膜睫状体炎,应积极进行治疗,散瞳是治疗前葡萄膜炎的必要措施,可防止瞳孔粘连,避免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的产生;激素是治疗前葡萄膜炎的常用药物,但有副作用,不论全身或局部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宜滥用。

3、虹膜睫状体炎患者,应定期复查,预防复发,如自觉有复发症状,应及早诊治。

4、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少吃刺激性食物,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健康,对预防虹膜睫状体炎也有重要意义。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济南市经一路148号

邮编:250000

0531-87937581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济南市眼科医院 鲁ICP备160100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