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爷,今年68岁,患糖尿病已经12年了,平时血糖控制的还不错,两个月前因为左眼视物不清来门诊,我们大夫告诉他是因为糖尿病造成的眼底视网膜病变引起,让大爷尽快进行系统治疗。当时大爷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孩子工作又忙,而且右眼视力还不错,就放弃了治疗。3天前王大爷在孩子的陪同下又来我们医院了,这一次,不光视力更差了,而且左眼红肿、疼痛,还伴有头疼、恶心、呕吐的症状。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糖尿病引起的青光眼。糖尿病可以引起多种青光眼:1、糖尿病可引起前房角小梁网硬化,房水外流不畅,眼压升高而发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环障碍可导致眼部血流灌注减少,引起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而发生正常眼压性青光眼;3、在高血糖状态下晶体发生肿胀,导致前房角关闭,眼压升高引起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4、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视网膜组织缺氧,使大面积的毛细血管闭塞,产生具有活性的血管生成因子。这种因子向眼前部扩散,刺激虹膜形成纤维血管膜,跨越眼前房角,当纤维血管膜收缩,房角粘连,则形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约22%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像上面说的王大爷就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房角关闭期,眼压升高十分顽固,眼痛剧烈且难以控制,同时治疗也非常复杂和困难。可根据具体情况行全视网膜光凝,球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药物,同时完成抗青光眼手术,对于已经没有视力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的目的以解除患者疼痛为主,可以行睫状体外光凝。随着病情的进展,有些患者甚至在失明后由于无法控制眼压,为减轻痛苦,而不得不摘除坏眼。
可见,糖尿病性青光眼的危害很大。所以,为了避免出现类似情况,糖尿病治疗专家建议:
2、早期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可以减少眼部并发症的发生。良好的血糖控制可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因此根本治疗在于早期有效控制糖尿病。
4、尽早到医院做一次系统的眼科常规检查,必要时做青光眼排除检查。需要明确的是,初次检查结果无青光眼的迹象,并不保证以后不发生青光眼,仍应根据眼科医生的建议定期随诊。II型糖尿病和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应一年一次眼科检查。
5、在饮食上要注意,控制摄取的总热量,营养要均衡,并多吃一些补眼养眼的食物。
6、起居有规律,不在黑暗处久留,防止瞳孔扩大,引起眼压升高。禁止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防止眼部淤血。
7、另外,糖尿病患者应了解和掌握有关青光眼的医学知识,平时注意自我观察有无青光眼的异常动向,以便及时就医。在此基础上,早期诊断和治疗就能阻断或大大延缓青光眼的病程进展,使患者得以保持较好的视功能。(尹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