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公益 > 科普知识 > 正文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专家谈眼病
2015-08-13 来源:

季强:眼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院长助理、眼底病专业主任。济南市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济南市眼科质控中心副主任。长期指导山东省、江苏省、河北省20多家大中型医院开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具有丰富的临床、科研、教学经验,精通眼科各专业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技术,擅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各种复杂视网膜脱离及并发症的手术治疗;在国内率先采用了非接触式广角镜以及黄斑镜技术,直视顶压周边玻璃体切除技术;率先开展了黄斑内界膜撕膜术,治疗黄斑裂孔、黄斑水肿等,效果良好。先后在国家级专业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SCI论文1篇,科研两项,其中一项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被评为全省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济南市先进工作者、市卫生系统“两好一满意”先进个人、济南市十佳医师等称号。

季强主任谈糖尿病眼病的防治

对于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很可能不仅仅是“老花眼”这么简单,糖尿病可以引起诸多的眼病,如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其中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为突出,因为这种疾病可以引起不可逆的严重的视力损害,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最主要的原因。

一、糖尿病患者早期视力损伤的主要表现

1.视力下降:由于视神经损伤或眼底血管病变,导致视力下降,特别是夜间视力下降最明显,或近视程度加重,病变后期视力严重损害,甚至失明。

2.近视: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大量的糖和盐会随尿液排除,血液渗透压降低,房水的渗透压也会降低,使晶状体膨胀、变厚变凸,屈光度增加,导致近视的发生,患者会随血糖升降而出现视力的波动。

3.视野缺损:即眼睛能看到的范围较以前明显缩小,并且眼前常有发黑的物体漂浮,如小球、蝌蚪或蜘蛛网。

4.瞳孔变小:糖尿病会导致植物神经损害,从而影响患者瞳孔的收缩功能,一般会出现瞳孔变小的情况。

5.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糖尿病会破坏控制眼外肌的颅神经而引起眼肌麻痹,从而表现出复视、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等。

二、预防糖尿病眼病要注意控制饮食

1、限制主食量,但不能过分,以免造成饥饿状态、要少吃多餐;

2、忌食各类糖类和甜食食品;

3、多食茎叶类蔬菜,多食粗纤维类,低脂肪膳食;

4、限制食用油脂、动物脂肪及胆固醇较多食品;

5、禁止饮酒,特别是烈性酒。

三、要定期查眼底,注意发现视力的变化

建议糖尿病患者应每年散瞳检查眼底。1型糖尿病患者,过了青春期后应定期检查眼底,2型糖尿病患者从发病后5年应每年检查1次或遵医嘱。如有眼部异常感觉,及时去找眼科医生检查治疗,并要缩短眼科随诊时间,如已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每3个月检查1次眼底。

四、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血液粘稠度。积极治疗糖尿病,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同时要严格控制血压,降低血脂、血液粘稠度,注意饮食结构,适量进食蛋白质类的食物,不饮酒,少吃含脂肪的食物,尽量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

2.坚持每天快走锻炼身体,改善身体的新陈代谢。

五、发现糖尿病眼病要早期治疗

如果已有眼部并发症,要遵照医生建议,按时用药并作必要的检查,如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治疗方案。必要时接受药物或激光治疗。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济南市经一路148号

邮编:250000

0531-87937581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济南市眼科医院 鲁ICP备160100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