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公益 > 科普知识 > 正文
健康促进|空腹采血前,到底能不能吃?
2025-03-05 来源: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空腹采血是医学检查中常见的准备要求,主要原因如下:

图片

1. 避免食物干扰检测结果

- 血糖:进食后血糖会短暂升高,尤其是含糖或碳水化合物食物,可能掩盖真实的空腹血糖水平,影响糖尿病诊断。

- 血脂(如甘油三酯):餐后血液中的脂肪含量会显著上升(可能持续6-12小时),导致检测值虚高,无法准确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

- 肝功能:某些酶(如ALT、AST)可能因饮食或酒精摄入暂时升高,干扰肝脏疾病的判断。

图片

图片

2. 确保检测标准统一

- 医学参考值范围通常基于空腹状态设定。空腹采血能保证不同时间、不同患者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减少个体差异对诊断的影响。

图片

3. 特定项目的特殊要求

- 胰岛素/C肽检测:需结合空腹血糖评估胰岛功能。

- 激素检测(如皮质醇):某些激素水平在进食后可能波动。

- 肾功能(尿素氮等):高蛋白饮食可能导致结果短暂升高。

图片

4. 减少其他干扰因素

- 乳糜血:高脂饮食会导致血液浑浊(乳糜血),可能影响仪器检测准确性,甚至需要重新采样。

- 药物代谢:某些药物需空腹服用,进食可能干扰药物浓度检测。

图片

空腹具体要求

- 禁食时间:通常要求禁食8-12小时(前一晚晚餐后不再进食,可少量饮水)。

- 允许行为:可少量饮用白开水(避免咖啡、茶、含糖饮料)。

- 禁止行为:吸烟、剧烈运动、饮酒(可能影响代谢指标)。

图片

图片

图片

例外情况

- 急诊检测:紧急情况(如急性腹痛、昏迷)无需空腹。

- 儿童或特殊人群:根据医生建议调整。

- 非空腹项目:血常规、血型、部分免疫学检测等通常不受饮食影响。

图片

注意事项

- 若未严格空腹,需提前告知医生,避免误判结果。

- 长期服药者需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时间。

空腹采血的核心目的是确保检测结果反映身体的真实状态,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如有疑问,建议提前与检验机构或医生沟通。

专家简介:

贾  茹:

济南市眼科医院(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护士长,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主管护师,曾在急诊、内科、眼科、手术室等科室工作,有多年护理临床工作经验。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济南市经一路148号

邮编:250000

0531-87937581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济南市眼科医院 鲁ICP备160100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