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许多人都误以为老花眼和远视眼是一样的,都需要配戴凸透镜,其实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远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是由于眼球的屈光力过小或眼轴过短,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后主焦点落于视网膜之后,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图像。而老花在医学上称为“老视”,是随人的年龄增长而衰老的生理现象,是一种生理变化,是机体发生衰老的现象之一,它并不属于屈光不正范畴之内,老视是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的功能逐渐减低,从而引起眼的调节功能逐渐下降。远视常发生在儿童,通常矫正度数逐年降低,度数不高时不论看近看远都可以通过自身调节获得清晰的物像,高度远视者看远不清楚,看近更不清楚;而老视一般都发生在中老年人,矫正度数随年龄逐年增长,并且由于调节能力的下降,即使度数不高,近到一定距离的物体也不能通过自身调节看清,必须移远一些才能看清。
老花眼矫正方法:
配戴老花眼镜(一种凸透镜)是最简单、也是必要的方法。由于老花眼的程度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变化,所以老花眼镜的度数也会随之加深。一般而言,40至45岁的人(假设他没有近视、远视或散光的情形),老花眼镜的度数约在100至150度,50岁左右大约是200度,60岁以上约在300度左右。
老视的发生和发展除与年龄相关外,还与屈光状态(未行矫正的远视者较早发生老视,近视者发生较晚)、用眼方法(从事精细的近距离工作的人比从事远距离工作的人出现老视要早)等因素有关。因此,中老年人出现视近困难时,应到正规医院进行验光,存在屈光不正者矫正屈光不正,同时根据自身工作性质和阅读习惯,选择合适的阅读距离进行老视验配,不宜自行购买眼镜,未经正规验配的眼镜可能导致老视者出现眼痛、眼胀、流泪、头痛等视疲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