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月的实习生活接近尾声,在这个暮春初夏的时节,闭上眼睛回忆起过往在医院度过的三百多个日夜不免思绪纷飞,许许多多的脸庞和身影在脑海中萦绕,他们有的是共同工作过的带教老师,有的也只是仅有一面之缘的患者。与他们在万千人海中相遇,又告别于万千人海里,但彼此留下来的故事不会消逝,无论快乐还是悲伤,它们都是永远镌刻在我21岁的青春里。
记得那是一个八月份的夏天,早上八点急匆匆地进入诊室前用余光透过大门看到医院外阴沉沉灰色的天空,天花板上白色的灯光在光洁的走廊上反射出冰冷的光。连续两周高强度的工作早令我身心俱疲,所以看到外面的乌云我也没有心思去想其他的事,只想着要按时达到工作岗位迎接今天就诊患者。
因为科室的特殊性,我所接触的患者大多都是一些学龄前后的儿童,有的是被家长带来检查是否近视,有的是趁暑期放假来做斜视手术的患儿。面对这些比我小十几岁的小朋友,我们总是拿出所有的耐心和温柔向患儿和家长细致讲解所需要检查的项目,消除其恐惧和不安心理,正确引导患儿顺利完成检查。
今天我所负责的项目是眼轴长度测量,因为检查过程轻松无痛,患儿仅需要将头部固定放在适当位置眼睛注视前方的指示灯大约几秒钟即可完成检查,所以大多数小朋友都能配合完成检查。但是今天正如外面的反常天气一样,我遇到了一个特别的小男孩。按照规定在患儿接受检查时,家长在诊室外等待,在这位小男孩多次拒绝将下巴放在颌托上以至于诊室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我便将他领到他妈妈面前,嘱咐家长安抚一下孩子的情绪,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再进行检查,之后我便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忙碌。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我听到一阵喧嚷,原来是那位小男孩回来了,我注意到他妈妈头发上不断滴落的水珠和被雨水打湿的衣服,我这才意识到原来外边的雨已经下的很大了。小男孩妈妈带他进入检查室,他在诊疗椅子上不停翻滚扭动着身体依然非常抗拒检查,能看出他的妈妈非常焦急,不停地说一定要听话不要耽误其他小朋友做检查。小男孩挣扎着要逃离检查室,情急之下他的妈妈拍了他后背一下“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我大老远带你坐车到济南来看眼睛,你连检查都不肯做,这怎么看病!下午还得赶车回去,你能不能别耽误时间了!”我心里明白了这是一对特意从外地赶来就医的母子,我突然理解了小男孩面对陌生环境、陌生人和陌生事物的惶恐和不安,与此同时我也理解了一位母亲的艰辛与不易,于是我从隔离衣口袋里掏出纸巾递给了几乎要崩溃的妈妈,拍了拍她安慰她不要着急,又掏出一个棒棒糖递给一脸委屈的小男孩,没想到这时那位母亲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我对小男孩说:“小朋友你看你妈妈对你多好,不辞辛苦大老远专程带来你来济南看眼睛,你就听姐姐的话好好配合,保证很快结束,早点回家!”为了进一步消除小男孩的顾虑,我亲自示范了一遍检查过程,小男孩全程注视着我后点点头,自己主动坐上了诊疗椅顺利地完成了检查。临别时孩子的妈妈向我道谢,并称赞了医院技术专业,服务热情周到。
下班后我走出诊室,雨已经悄悄地停了下来,我迈着轻松的步伐走在路上,呼吸着夏日雨后湿润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天空,心情格外的愉悦、舒畅。